首页

乔家 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11:04:54 作者:半年绕洞庭湖一圈 这只麋鹿爱“溜达” 浏览量:32764

  近些年,我国在动物保护和研究方面运用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。2020年12月,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在湖南洞庭湖野化放归了10只麋鹿,并给它们戴上了卫星追踪器。这批麋鹿在洞庭湖的活动呈现出怎样的规律,数据研究会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?

  野放麋鹿佩戴的卫星追踪项圈,每两小时会回传一次数据。通过数据能够对野放麋鹿的活动规律、习性、活动轨迹等进行分析。

  这10只麋鹿来到洞庭湖后,有几只生活在一起,有的却选择了“单飞”。其中一只成年雄性麋鹿,在到达洞庭湖数月后,逐渐离开了原来的群体,花了半年时间绕着东洞庭湖走了一圈。

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钟震宇:这个鹿群可能比较爱活动,它扩散范围比较大,整个湖区好像都有它的活动范围。因为洞庭湖原来就有麋鹿,它可能加入了其他的鹿群。

  研究人员对卫星追踪信息分析发现,麋鹿虽然是一种昼行性动物,白天的活动量大于夜间,但夜晚却不会像人类一样长时间睡觉。

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钟震宇:晚上麋鹿跟人类不太一样,它更多的是一种浅睡眠,有干扰它会起来继续活动,下一个时间段它再休息。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,夏天温度比较高,那段时间它更多的是休息,天亮之前、天亮之后这两个时间点活动稍微大一点。

  通过追踪器传回的数据,研究人员发现,麋鹿在野外一天内可以移动10多公里。发情季节雄鹿更为活跃,哺乳季节,雌鹿会更活跃一些。这些数据不仅能研究麋鹿行为,也能帮助科研人员了解麋鹿喜爱怎样的栖息环境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安徽省发布重污染天气省级橙色预警

当天,淅淅沥沥的小雨笼罩着歌乐山麓,学员们走进每一个教学点,瞻仰革命先烈、追寻红色记忆。重庆欧美同学会会员、西南政法大学研究员唐魏表示,革命烈士在“黎明之前”的艰苦斗争和浩然正气让他深受震撼,看到了先辈们的报国初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沉浸式业态抢占文旅行业新赛道 夏日文旅消费“热力”十足涌热潮

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,王可然的团队联合法国艺术家将法国文学经典《悲惨世界》搬上中国舞台。近日,王可然接受“东西问”独家专访,讲述中法戏剧交流碰撞出怎样的火花。

海洋馆潜水员溺亡 游客:以为是假人

2024年8月13日,游客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波浪谷景区游览,观赏丹霞地貌。波浪谷景区内波浪式的丹霞地貌形态奇特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丽。

广西六堡茶春茶开采 茶农穿行茶垄采嫩芽

陆海统筹,山海同行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以军营村、白交祠村—东西溪—同安湾为重点,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实施海洋生态保护,为国内外城市海洋生态保护贡献‘厦门方案’。”张志红说。

地热、核能“余热”、光伏供暖 清洁热源全覆盖助力群众温暖过冬

企业和群众反映“办事难、办事慢、办事繁”,就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;群众有异地就医需求,就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;为了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住得下、融得进,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……回望全面深化改革这些年,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便民、利民、为民的改革举措让老百姓看到了变化、得到了实惠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